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项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科技外事 科技外事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来源:八队公司    作者:王乐乐    发布时间:2021/4/23    点击量:3522

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确定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近年来八队公司一直致力于废弃闭坑矿山生态修复、绿色勘查等综合业务方面工作。在承担省级地质勘查项目中,《辽宁省本溪市西山堡金多金属矿普查》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验收中成绩优异,荣获优秀级及获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辽宁步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阶段。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八队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共中央、中共辽宁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部署安排,结合本溪“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战略,在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7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 次会议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

本溪市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但由于长期受人为高度干扰和资源过度开发,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等问题突出、各子系统及相互间关联及影响不仅未能实现系统性良性循环,还彼此产生互为不利影响,相互制约。由于受人为活动影响,本溪市生态空间遭受持续威胁,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地质灾害频发,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保护修复迫在眉睫。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屏障作用至关重要。

本溪市为支援国家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付出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多年的大面积矿产资源开发,对本溪山体生态环境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矿区及周边泥石流、崩塌、滑坡、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已威胁到辽东生态屏障安全问题。

问题识别:

遗留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人类活动和经济建设,导致土地裸地化,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功能退化、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系统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几方面:

1. 土地资源及植被景观遭到破坏

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是矿山开采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露天开采,剥离挖损土会改变地表土体结构,使上层覆岩失去支撑,导致岩体内部的应力平衡被破坏。采空区的上层覆岩会出现变形、位移,使矿山山体受到破坏。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挖掘出的废石、废渣形成堆置,会占用大量土地,使地表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废弃铁矿区挖损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有的露天采坑位于耕地中,不仅露天坑本身挖损破坏土地,还给农民对周边耕地的耕作造成困难。

2. 地质环境破坏严重,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因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地面沉(塌)陷是最突出、最严重、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地裂缝、滑坡、崩塌主要分布于露天矿坑、排岩场,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采矿、选矿堆积的废渣集中区域。

依据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及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地矿发(2020)42号文件关于“主动参与市场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通知要求,为解决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按照党的十九大“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坚持“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八队公司与本溪市相关地区政府,对部分区域废弃闭坑矿山进行实地踏勘测量、走访,摸清拟治理废弃闭坑矿山现状,并提供初步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废弃、闭坑矿山及地质灾害潜在隐患点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提高,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得到巩固,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和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灾害有效减少。

另外八队公司在实施省级地质项目—《辽宁省本溪市西山堡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中,严格按照绿色勘查指南(TCAMS0001-2018)规范执行,普查工作期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勘查活动的全过程,矿产勘查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绿色勘查均以控制。探槽验收完成后,进行探槽回填,按后挖的土石先填,先挖的土石后填,再地表覆土的顺序堆填。为防止回填土石滑动,下部槽头宜将土石袋装后回填堆码。回填尽可能恢复为原地形的稳定状态。钻探施工技术工艺,切合勘查施工要求,钻进效率高,质量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勘查时机械设备进行场地修隔音设施,降低施工噪音;在有人居住区和野生动物栖息附近,夜间停止有噪声影响的作业活动。对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喷雾、洒水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勘查施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在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及环保设施齐备可靠,相关管理制度、图表及标牌齐全、规范、醒目。勘查工作结束后,及时拆除现场施工设备、物资和临时设施,清除现场各类杂物、垃圾及污染物。现场的垃圾、油污、废液、沉渣及其它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清理、收集,按照 GB18599等相关规定进行焚烧、消毒、沉淀、固化等处理。对于现场不能处置的污染物,外运到专业处理场处理。涉及复垦复绿,按照绿色勘查实施方案及相关行业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符合《土地复垦规定》、DB11/T212、TD/T1036等相关验收标准及项目绿色勘查实施方案的要求。该项目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验收中成绩优异,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合理利用本溪市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让地方政府和民众充分认识到地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全社会共治、共管、共享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实现绿色繁荣和绿色崛起,为实现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满意度目标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辽宁省地矿集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7002401号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电话传真:(024)8686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