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质矿产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至1948年,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创立的首个地质调查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五局一院”的行业分布,包括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东北煤田地质局、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以及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五局一院”整合组建为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行业门类最为齐全的省级地勘单位。2025年,根据省政府产业规划与战略部署,集团正式更名为辽宁省地质矿产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其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集团现有员工6600余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4800余人,资产总额100亿元。所属子公司分布在全省13个地市,在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全国三分之一省区设有常驻办事机构。主要承担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地质勘查、地质市场以及相关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国家和省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业务;为国家和辽宁省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及地质基础信息服务。目前,已形成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采矿及矿产品加工、基础工程与勘察、生态修复治理四大板块的产业格局。
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在基础地质、矿产勘查、物化探、测绘、农业地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提交100余处大中型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地,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发现10余个大煤田,提交铀矿床22个。完成了辽宁省中小比例尺的基础地质、物探、化探及遥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全省环保、水利、城建、规划、国土资源、交通、农林、海洋等各个领域。具有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展地质勘查的工作经验。
采矿及矿产品加工:20世纪80年代末即开始探索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勘查开发一体化。开发过阜新新民金矿、青山沟铅锌矿、大连金刚石矿、营口钾长石矿等矿山。目前合作开发的矿权有大东沟金矿、赵平房铁矿、许屯硅石矿,其资源储量规模均为大型;集团持有矿业权数十宗,涉及金、银、铜、铁、铅、锌、钼、铀、煤、菱镁、滑石、硼、稀土、硅石、硅灰石、地热等多种战
略性和重要矿种。
基础工程与勘察:以岩土工程技术为核心,广泛服务于城建、交通、矿业、水利水电、环境等各个领域。参与和完成了多项公路、地铁、铁路、港口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勘察及岩土施工项目。在特种井施工、石质文物保护、城市管网探测等多个专业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地质灾害治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土壤污染调查及治理、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等。全方位参与全省废弃矿山三年复绿行动,并围绕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集团从创新与发展中走来,按照“做强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板块、做实采矿及矿产品加工板块、做优基础工程与勘察板块、做精生态修复治理板块”的经营发展思路,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为职工谋取福祉。集团将牢牢把握维护国家矿产资源安全重要使命,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牵动,坚持建设国内一流地质矿产投资开发集团的战略定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