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项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科技外事 科技外事

手心的那抔厚土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郝宏乔    发布时间:2021/4/23    点击量:3333

一抔厚土,承载着这片苍穹之下的万物生灵,万年的风沙吹扬,雨水侵蚀,造就了这脚下的厚土,让我们可以手拈一指泥土的芬芳,身披一缕陌上的清风,头顶一片朗朗晴空,体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穿过历史,踏过风雨,将过去与未来于现在相连。

我在学习过土地资源管理这个专业的课程后,突然觉得,先前不曾在意过的脚下的厚土原来担负起了所有生灵的生存!土地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生万物”,土地因为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特质,孕育了食物,承载了房舍,提供了景观,土地资源是生物生存而不能脱离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土地上赋予的权利使得土地又具有资产的功能,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因为土地的孕育,人类在地球上才能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可一旦土地承受不住人类将“资源”换取“资产”的巨大压力时,那么,我们还会剩下什么呢,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呢?朱墙绿柳已是断壁残垣,青砖黛瓦不再故景如旧,那是毁灭,是一无所有的毁灭!在我国现今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严峻局势下,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情况下,保护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三条红线”早已提上日程,而在坚守红线的前提下,做好保护和应对之策更是迫在眉睫。

土地中的耕地承担着“粮食数量和质量”的重要责任,如今耕地问题也在全国两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多次被提及,耕地现在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如何保持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双平衡”、“如何坚决有效阻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如何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以及“耕地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也就决定了耕地的重要作用:种植生产粮食等农作物,保障人们的吃饭问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和15.46亿亩基本农田,是根据一个时期内全国人口对粮食等农作物的总需求而划定的,但是经营主体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随意改变农业结构、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现象的出现,就是在一些人以短浅的目光,被金钱诱惑,从而将心中资源与金钱的天平逐渐向金钱以压倒性的优势倾斜。

耕地只是土地二级类中的一个,而它如今面临的问题更是我国总体土地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但是,我们也看到国家出台的逐渐完善的政策,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下规定“一户一宅”法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在土地市场流转,土地储备中心制度等,在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重大意义了,核算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总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全面摸清家底、了解综合国力和基本国情,决策部门根据分析资料,可以研究在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相应政策,以确保生态文明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值,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回应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现实紧迫问题,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大政府的推动发挥作用,为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提供依据,换言之,也是为了在人类的高质量生存与高速度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战略平衡点,支撑起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盏岁月,照亮远处奇崛的峰峦和近处土地上的城池,踏在青石板上,指尖拂过青砖,上面的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一个历史故事,是土地,让我们可以倾听,可以见证,也是土地,成全了少年鲜衣张扬的“轻狂”,海上的清辉与明月盛进岁月,为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留下一身岁月幽香。

    土地是自然资源的一份子,它承载了许多,也代表了许多。作为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讲,保护土地,促进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和谐,又何尝不是在保护自然资源,寻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呢?我们热爱这片厚重的土地,同样也热爱赐予我们厚土的自然,自然中的资源相辅相成,正是它们的共同协作,我们才能读到“快走踏清秋”的肆意潇洒!


Copyright 辽宁省地矿集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7002401号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电话传真:(024)8686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