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加强土地科技创新 拓展地质成果转化

来源:地调院公司    作者:姜春宇 张帆 李玉超    发布时间:2020/5/12    点击量:5464

——记《辽宁省典型地区富硒水稻试验田建设及产品开发示范研究》项目

富硒农业属于功能性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新兴力量。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修复细胞、拮抗重金属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我国土壤缺硒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72%,缺硒人口超过7亿,是硒摄入量严重不足的大国之一,富硒农产品市场需求和缺口巨大。因此,发展富硒农业既契合当前市场新需求,也是未来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先后在丹东地区开展过1:25万和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以此为基础,在丹东前阳地区发现近9万亩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硒元素富集深度较大且来源可追溯,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在充分调研市场开发前景基础上,于2019年实施《辽宁省典型地区富硒水稻试验田建设及产品开发示范研究》项目。通过以往工作取得的成果,结合丹东前阳镇自身优势,深入研究前阳镇富硒资源及开发潜力,以富硒水稻为切入点做试点研究,划分29个试验田块,5个试验小区,分别种植天隆优619、盐粳252、丹粳668、辽粳433、盐粳939五个品种水稻。种植过程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杂草综合防治技术(河蟹除草、人工除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工作人员采用每日巡查、试验田给排水、无人机病虫害监测、稻蟹共生、实时监控等方式,加强对试验田的日常管理工作。依托试验基地,分别对试验田中土壤样品及水稻根、茎、叶、籽实样品进行采集,各点位土壤硒含量均高于2016年发布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中0.4mg/kg的富硒标准,研究区水稻中硒元素含量达到GB/T 22499-2008要求的富硒标准。

通过一年时间,项目组初步查清了土壤-水稻系统硒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开发出地调院“港硒一品”水稻品牌,对产品品牌及商标进行注册并投入市场。利用网络自媒体、“港硒一品”品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手段来向消费者介绍“港硒一品”富硒蟹田米。


4月8日,《辽宁省典型地区富硒水稻试验田建设及产品开发示范研究》项目成果报告及立项申请通过评审。该项目通过开展典型地区富硒水稻试验田建设,富硒试验研究及产品开发示范工作,总结出丹东前阳地区富硒农业发展思路与规划与模式,为最终打造富硒产业园提供基础依据,也将为地矿集团和公司在拓展新领域方面做出持续贡献。

Copyright 辽宁省地矿集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7002401号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电话传真:(024)86862688